DictionaryForumContacts

   English
Terms for subject Anatomy containing system | all forms | exact matches only
EnglishChinese
alimentary system消化系统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摄取食物,进行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吸收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并排出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 此外,口和咽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等活动有关)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自主神经系统 (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不直接受意志控制。该系统的作用主要与调节动物、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有关,故又称植物神经系统 (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到达效应器一般经过两个神经元,并在内脏运动神经节内更换神经元。根据形态和功能等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内脏和心血管大多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的双重支配)
biliary duct system胆道系统 (由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组成,将胆汁自肝排泄入十二指肠。 肝细胞产生的胆汁经胆小管、小叶间胆管、肝管出肝后,再经肝外胆道输送到十二指肠。 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输胆管道可因结石、蛔虫或肿瘤等阻塞压迫,使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囊炎或黄疸。如阻塞发生在肝胰壶腹出口处,胆汁可逆流入胰腺,引起胰腺炎)
cardiovascular system心血管系统 (包括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腔内含有血液。在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以及瓣膜的开放和关闭等作用下,血液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循环。心血管系统将营养物质、氧和激素等运送至全身组织,同时将组织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送至排泄器官,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
circulatory system循环系统 (密闭的连续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运输,即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肺吸收的氧和内分泌产生的激素经血流运送至全身组织和器官,同时将组织和器官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经血流运送至肾、肺和皮肤,并排除体外)
conducting system of heart心传导系统 (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功能为产生和传导冲动,维持心房肌和心室肌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心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心传导系统的功能障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
corticopontocerebellar system皮质脑桥小脑系 (由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皮质发出的皮质脑桥束经内囊和大脑脚底下行,止于脑桥核。脑桥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经小脑中脚进入新小脑皮质。新小脑皮质发出的纤维至齿状核,再由齿状核发出的纤维经小脑上脚交叉至对侧背侧丘脑的腹前核和腹中间核。腹前核和腹中间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丘脑前辐射,经内囊前肢投射至额叶皮质。此环路影响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活动。另外,齿状核发出的部分纤维与红核联系,再通过红核脊髓束控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活动)
corticostriatal system皮质纹状体系 (大脑皮质 (主要为额叶和顶叶)发出的纤维直接或间接 (通过背侧丘脑)止于新纹状体。新纹状体的传出纤维主要止于苍白球。苍白球再发出纤维至底丘脑,由此大部分纤维上行,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前核和腹中间核。腹前核和腹中间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丘脑前辐射,经内囊前肢投射至额叶皮质。此环路影响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活动。纹状体与黑质之间有往返的纤维联系,黑质合成的多巴胺向纹状体输送。 黑质细胞变性可引起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下降,与Parkinson 病的发生有关。苍白球发出的部分纤维至红核、网状结构等处,通过红核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等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
endocrine system内分泌系统 (由独立的内分泌腺和散在于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它们分泌激素,调节生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等机体功能)
extrapyramidal system锥体外系 (锥体系以外控制骨骼肌运动的传导路,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基底核、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黒质、脑桥核、小脑、网状结构及其相关的纤维束等。锥体外系的纤维最后经红核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等中继,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锥体外系包括皮质纹状体系和皮质脑桥小脑系等,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 (如走路时上肢的摆动))
female genital system女性生殖系统 (由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组成,功能为繁殖后代,并形成和维持第二性征。女性乳房为哺乳器官,属女性生殖系统)
ground tissue system基本组织系统 (systema tela fundamental)
limbic system边缘系统 (由边缘叶与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的一些结构共同组成。边缘系统在进化上较古老,与内脏活动、情绪反应、性功能和记忆等有关,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后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locomotor system运动系统 (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全身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具有支持体重,保护内脏的功能。骨骼肌附着于骨,收缩时以关节为支点牵引骨,产生运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
lymphatic system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淋巴管道和淋巴结的淋巴窦内含有淋巴液,简称为淋巴。淋巴沿淋巴管道和淋巴结的淋巴窦向心流动,最后流入静脉。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此外,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male genital system男性生殖系统 (由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组成,功能为繁殖后代,并形成和维持第二性征)
nervous system神经系统 (具有整合和调节各器官生理活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为机 .体的主要调控系统。与一般动物比较,人类神经系统还具有语言和思维等特殊功能。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Nervous System五、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分别与脑和脊髓相连脑神经和脊神经。按分布器官不同,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內脏神经,前者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后者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pyramidal system锥体系 (由上、下2级运动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其轴突组成锥体束 (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神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经脊神经和脑神经支配骨骼肌。 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组成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下行至锥体下端,绝大部分纤维经锥体交叉至对侧脊髓外侧索,组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达腰骶节段,逐节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四肢肌。 少数未交叉的纤维组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同侧脊髓前索下行,达中胸节段。此束逐节止于同侧前角运动神经元,部分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双侧躯干肌。一侧皮质脊髓束损伤发生在锥体交叉以上时,主要引起对侧肢体瘫痪,而躯干运动无明显影响。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组成皮质核束,经内囊膝、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至延髓,大部分纤维止于双侧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上半 (支配睑裂以上面肌)、疑核和副神经核,支配相应骨骼肌; 小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止于面神经核下半和舌下神经核,支配睑裂以下面肌和舌肌。一侧皮质核束损伤时,可出现对侧睑裂以下表情肌和对侧半舌肌瘫痪,表现为病变对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不能鼓腮露齿,口角歪向病变侧,伸舌时舌尖偏向病变对侧。受双侧支配的头颈部骨骼肌不受影响。正常状态下,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损伤后两者的临床表现不同)
respiratory system呼吸系统 (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临床上常将鼻、咽和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肺由实质 (支气管和肺泡)和间质 (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urinary system泌尿系统 (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产生尿液,尿经输尿管排入膀胱暂时贮存,然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废物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visceral nervous system内脏神经系统 (可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后者称内脏神经)